馬來西亞普渡大學
學校簡介:
馬來西亞普渡大學(UPM)可以追溯到約翰斯考特先生于1931年5月21日創立的農業學院,位于色當,占地22英畝。
當時學院只有兩種課程,一種是三年制的文憑課程,另一種是一年制的證書課程。
1941年,學院成功地培訓了321位政府官員,其中155名獲得文憑,166位獲得證書。
1942年6月23日,馬來西亞聯合會的會長愛德華吉恩特爵士正式宣布成立馬來西亞農業學院,1948年升級為大學。
1960年,馬來西亞大學農學院成立。 1969年3月31日,馬來西亞副首相提議馬來西亞農業學院提供學位課程,1971年,馬來西亞最高政府通過議案宣布成立馬來西亞Pertanian大學,合并了馬來西亞農業學院和馬來西亞大學農學院,宗旨是為學生提供和開發更多的科研領域,如農學、林學、獸醫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科技、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和教育。
Pertanian大學在1973年7月開始首度招生,盡管首期只有農、林、獸醫學等三個學部,仍然有1559人入學。
在1977年4月3日,總理Dato’ Seri和Mahathir教授宣布馬來西亞Pertanian大學正式改名為馬來西亞普渡大學(UPM)。
這一戰略上的轉變使得UPM成為提供各個領域高等教育的中心,尤其在IT領域,為國家在新千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促進作用。
在上世紀80年代初,UPM擴展到科學技術領域,在1994年UPM計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而提高學校在技術領域的發展。
因此,UPM擴大了它的校區范圍,同時,UPM也已名聲在外。
UPM除了在色當的主校區外,在沙撈越和Terengganu分別有兩個分校區。
Terengganu在2001年7月1日升為馬來西亞科技學院(KUSTEM),從而與UPM脫離。
科系設置:
以下科系提供文憑課程、本科課程和研究生課程:
現代語言與交流
人類生態學
經濟管理學
工程學
教育學
林業學
農業學
醫藥與健康學
獸醫學
建筑設計
環境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
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
計算機與互聯網
信息系統安全
微電子學
光電子學
語言要求:
英語和馬來語。
開學時間:
秋季班:9月
春季班:2月
申請截止日期:
秋季班:6月15日
春季班:12月15日